中腾餐饮:安徽省餐饮业总收入40年来增长811倍,2017年达到125.2亿元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近40年来,安徽餐饮业经历了起步、扩张、连锁、品牌创新四个发展阶段。它经历了巨大的变化,成为市场化程度最高、持续增长时间最长、社会关注度最广、对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贡献最大的消费行业,安徽省食品饮料行业协会专门发布了《关于发展的报告》。安徽省食品饮料业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发展情况(以下简称报告)。
从古至今,餐饮业往往是反映生活质量的主要特征,安徽餐饮业40年来经历了哪些变化
报告相关数据显示,安徽省餐饮业总收入由1978年的1.51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1225.2亿元,增长811倍,40年来年均增长18.7%。
从1978年的4260家店到2017年的近22万家店,店数增长了51倍,40年平均年增长率为10.64%。
从业人员由1978年的4.6万人增加到2017年的352万人,增长76.5倍,40年来年均增长11.76%。
人均外出就餐消费量由1978年的2.67元增加到2017年的1960元,增长734倍,40年来年均增长18.43%。
近40年来,餐饮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也在不断提高,1978年,安徽省餐饮业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1%,到2017年,安徽省餐饮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5%左右,增长了4.1倍,行业的作用和地位得到了加快。
近40年来,安徽餐饮业主营业务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到2017年,国有餐饮企业仅占0.27%,集体企业仅占0.04%,民营企业仅占93.96%,外资企业仅占0.62%,合资企业仅占0.33%,其他企业仅占4.78%。私营餐饮业占有绝对的市场优势。
国有集体统一时期(1949-1978),在全面计划经济时期,国有餐饮服务公司是当时餐饮业的龙头企业,全省4260家餐饮企业中,77.6%属于全民所有制企业,22.4%属于集体所有制企业。大、小集团所有,无私人餐厅、个人餐饮店、食品摊。
个体萌芽阶段(1978-1984年),1978年12月18日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按照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在这一背景下,文化大革命期间,被取消的餐饮网店被缓慢恢复。市场上又出现了以国家为主体、以集体为辅助、以个人为补充的个体餐饮业态,个体餐饮的发展开始萌芽。
私企竞争时期(1984-1992年)。1984年10月20日召开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强调社会主义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计划商品经济。1984-1992年,中共中央在全国范围内决定实行计划商品经济。回味无穷、民营化、个体化餐饮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国有餐饮业呈下降趋势,餐饮业格局日新月异,但国有餐饮业的主导地位依然存在,1987年安徽饭店配套楼建成通车。1992年,主楼竣工投入使用。#p#分页标题#e#
投资者多元化时期(1992-2012年),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在南方发表讲话。在同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上,他明确指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此后,全国掀起了改革开放、投资创业的新浪潮,全国经济又迎来了快速增长的新浪潮。经济出现了,1992年到2000年,私营餐饮企业和个体餐饮企业数量翻了一番,外资企业、合资企业、股份制企业和其他所有制企业出现了,大批实力雄厚的餐饮人才和企业开始涌现,我国餐饮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十年跨越黄金发展期。
新兴、前沿餐饮企业的出现(2012-2018年),在此期间,大众化餐饮发展迅速,产业结构逐步合理,整个行业逐步回归餐饮大众化消费的精髓,中国餐再次辉煌,中国快餐正在做大做强。进步,专业团食兴起,连锁餐饮风起云涌,时尚新餐饮倍受青睐,主题餐厅令人眼花缭乱,外卖食品新颖,等等。各种复杂的新锐餐饮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
近40年来,安徽省餐饮消费主体发生了巨大变化,与国家政治体制、政策取向、经济结构、国民收入、消费意识、社会环境等密切相关,据报告分析,安徽省餐饮消费主体发生了变化。上可大致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992年至2002年,商业餐饮业蓬勃发展,家庭餐饮业蓬勃发展,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大量的社会活动、商务旅行、人际交往和对外合作商务宴会应运而生,以商业为导向的餐饮业开始蓬勃发展;以家庭为主的餐饮业,主要包括法米餐饮业。团聚、婚宴、生日宴会、搬迁宴会、庆典宴会等活动越来越活跃,餐饮消费主体不再单一,基本实现社会化。
1993年以来,城镇化和人口集聚已成为餐饮消费持续增长的主体,2017年我省城镇化率达到51.99%,城镇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城市人口将增加近70万人。
2003年左右,全国旅游逐步形成,成为餐饮消费积极增长的主体,2017年,安徽省入境旅游人数同比增长13.1%,国内旅游人数同比增长6.26亿人次,增长19.9%,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25.6%,达到6196.9亿元。
近40年来,安徽饮食消费行为随着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和阶段性。
从1978年到1992年,从社会封闭到逐步开放,从无果到追求衣食住行,人们的第一个诉求就是吃饱。
从1992年到2002年,靠着改革开放的红利,衣食住行的问题基本上没有顾虑,吃什么有主观的选择。除了大鱼大肉,人们开始探索哪里有更好的食物,如山珍海宝、野生食品、河鲜、海鲜等,餐饮市场开始显示供求关系的转变。
从2002年到2012年,这是餐饮业最疯狂的时期,从饮食、服装、肉类到新奇、好奇到奢侈,餐饮业逐渐进入了讲学、卖弄的行业畸形,满足眉毛的趋势盛行,全社会的饥饿饮食和医生墨汁导致了这三个高层次群体的爆炸性增长,宴会变成了一个剩饭,造成了餐饮业的惊人浪费。
从2012年到现在,用你的大脑吃饭。现在,当人们外出吃饭、绕圈吃饭、健康饮食等时,他们需要用一些大脑去旅行。
今天的餐饮业进入了健康发展的新时代,2016年,我省餐饮收入1086.1亿元,首次进入千亿俱乐部,居全国第11位;2017年,餐饮收入1225.2亿元,同比增长12.6%;前三季度,我省餐饮收入达到1086.1亿元,同比增长12.6%。全年全省消费品零售总额8830.9亿元,增长12%,比上年同期增长0.3个百分点,比全国增长27个百分点,居中部第二、第一位;食品饮料收入964.9亿元,增长12.1%,比上年同期增长12.1%。社会消费零增长,预计全省年餐饮收入将达到1360亿元左右,并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